1
最近企业界很热闹,关于要不要放弃KPI这一问题,有两派在撕逼。
反方辩手的代表有不少,名头还挺大。有戴尔、微软、亚马逊,德勤、埃森哲、通用电气等国外企业;
还有不甘落后的国内企业,比如微信之父张小龙对内部喊话说要“警惕KPI”;李彦宏把百度的掉队归咎于“对短期KPI的追逐”;王石甚至更加直接,说KPI就是企业的脓包!
反方辩手的观点也挺明确的,说什么限制员工的创新力;很多KPI没有发挥出目标管理的功效,都流于形势了;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太不科学了等等。
嗯,说得挺有理有据的,仿佛KPI一下子从管理神器,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其实正方辩手的代表也不少,有报告数据显示,不使用KPI评级的公司仅占比10%,KPI的作用还是大大滴。
▲来源MBA智库·百科丨KPI指标提取总示意图
2
什么?小米笔记本pro问题你问我的意见?其实我也是正方辩手之一。
要我说啊,KPI好委屈啊,企业有问题就甩锅给KPI,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就像一把刀一样,小米笔记本pro问题你用好了,它能帮你切菜切水果;你用不好,它也能划伤你的手指头。
KPI也是一样的,它就是一个管理工具,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要想让它更好地发挥功效,关键在于你到底有没有用对KPI。
所以我说KPI不是不适合现代企业,而是不适合所有企业,以及企业中的所有岗位和员工。
那么,接下来我就要来点干的了,看看到底哪些企业更适合采取KPI,我们在采取的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点呢?
3
之一点,企业管理层级越低,KPI就越有必要。
什么意思呢?一个企业当中通常会有不同的层级,从董事长、总裁,再到总监、主管,最后到普通底层员工。
越是下一级的员工,他们阶段性的工作指标是越具体的,因为他们主要就是负责执行;而越是高级的人员,主要做的是管理责任和创新工作,所以KPI往往不太适合他们。
我曾经跟大家分享过任正非的一个观点,说一个企业当中,高层要砍掉“手脚”,中层要砍掉“ *** ”,基层要砍掉“脑袋”。
就是说高层多做决策、少亲力亲为;中层要有理解力,要走出办公室,深入群众和市场;基层要执行,各谋其位,各司其职。
如果企业能够根据不同层级的特点,来合理设置KPI,我想这一管理措施才能更加行之有效。
4
第二点,KPI要考虑不同的岗位和职位,和业绩相关的部门更需要KPI。
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销售部门,或者负责某个具体项目业务的部门,没有清晰指标的话,那就很容易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在管理上也一定会存在很大的问题。
而像行政部门、设计部门以及越来越多的创新部门,它们的生存之本往往就是创意,我们很难会有一个清晰、具体的指标去考量它们,所以创新性越高的职位,越难KPI。
第三点,好的KPI指标应该是由下至上提出的,而不是由上至下。
这就涉及到KPI指标该由谁来制定的问题了,现实中很多企业往往都是上级领导简单粗暴地制定KPI,然后把自己每一阶段想实现的目标强行地分解和下放给团队。
这样一来,管理者和执行者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只讨论指标,而不讨论实际的资源、环境等情况。要我说,这就是领导的懒政,绝对的懒政!
因为一个好的KPI指标管理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就像单仁资讯每年做年度计划时,都会和部门人员开会做沟通,让他们提出和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对目标进行详细地分解。
而这样子做,后续实行起来也往往会更顺畅,因为是由团队自己提出来的指标。
▲来源互动百科
5
第四点,KPI不应该是控制员工的工具,而是激发员工的工具。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很多领导都是狮子座啊——控制欲实在太强了,但大家有没有想过,现在的年轻员工是最反感被控制的,他们更希望能够自主地工作。
可是领导往往不愿放手,会利用自己的权限,把KPI的指标跟员工的月度薪资紧密地挂钩,这就使得KPI管理异化了。
实际上,KPI管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绩效面谈”,什么意思呢?
是说管理者应该像一个教练一样,去接收员工的反馈,了解员工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给予及时的鼓励,或者更多的支持。而绝对不是在那坐等最终结果的产生,然后拿着结果去考核员工的薪资。
6
最后一点,绩效考核也要考虑成本因素。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多部门进行配合,单独的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会很难完成。
如果配合过程不顺畅,这时候,KPI的指标也很难考核了。比如在某个具体环节中,管理者往往会一脸懵圈找不到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这时,KPI很容易流产,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
另外,KPI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很多相关的资源去完成,一定也要考虑到成本因素,如果成本太高,那就得多寻思寻思了。
说到底,不管是KPI还是新出的OKR概念,其实最关键的是每个团队都需要有一个阶段性的目标,然后每个人员围绕这一目标,分解相关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协调。
只有我们知道每个阶段性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完成。我想这就是KPI更大的意义所在。
你的企业有KPI考核吗?效果如何,不妨在留言处和我们分享一下。
——END——
关注微信公众号【单仁资讯】,配合下面2篇文章使用,体验更佳哦~
《伟大的企业不是管理出来的,而是领导出来的》
《未来管理的核心不是控制,而是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