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卖的小米手机中红米手机真假,有30%-40%都是假的。”昨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发言时,附议马云说的“望像治理酒驾那样打击假货”
雷军这次和马云站在了同一条战线,开始喷中国的假货制造。假货泛滥,一直是中国经济中长期以来无法避免的问题。事实上,假货在中国长期大规模的存在的背后,是有其原因的,所谓有需求就市场,而在中国经济过去的发展中,其实是生产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造就”了假货的大幅横行。下面,作者就从生产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提到马云的 *** ,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 *** 上假货多。但是,我们回顾一下 *** 成立的2003年,当时的中国经济规模总体还没有现在那么大,阿里所在的浙江,正是中国小商品制造的基地之一。有的人也许会骂:当年温州制造,有多少假货云云。。。说的都很对,但是,另一个问题来了,当时温州商人做出一元钱用两次就坏的打火机的时候,其实背后的市场是什么红米手机真假?正是那些庞大的,低收入的中国农民工和产业工人群体,他们一天的收入也许当时只有几十元,住的最差的条件,抽的低端的烟,所以,这些低端的打火机就有了市场。而这些制造打火机的厂商也就应运而生了。以此,从打火机这个例子,这个原理可以延伸到衣服,鞋子,玩具等等一众消费品。
在那个耐克阿迪动辄几百元一件衣服,而上海这样的城市当时的更低工资标准只有几百元的年代,人们的需求,特别是70后,80后年轻人的需求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收入有限,外资占据着庞大的市场,推出了高价的产品。年轻人买不起,那这时候怎么办?
于是, *** 的市场就来了,马云正是抓住了这波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 *** 产生的时候,是有很多价低质次的产品,但是正是这些产品造就了 *** 的之一步发展,为什么?因为背后有需求,2003--2008年左右,正是这些刚刚走入社会的80后,所谓的“ *** 丝”。拿着有限的收入,造就了 *** 的之一轮发展。
而在另一端, *** 的供给方一开始就是中低端的中国制造,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很多沿海原来做外贸订单的加工厂和贸易商转型成了 *** 网店的供应商,(如果没有 *** ,当时很多工厂有可能都无法生存下去)。
关于假货,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层级上,当然是违法的,但是屡禁不止的背后,现实的原因就在于,很多产品虚高的真货价格和中国底层民众有限的收入之间的矛盾。
正如雷军说的“市面上卖的小米手机30%--40%都是假的”。小米的官网一直在那,正规的渠道也一直在那,为何假货还会横行?靠什么生存?不就是靠低价吗?红米手机真假!买低价假货的消费者难道不知道是假的吗?很多时候消费者都知道!但是为何还要买?很简单的说——就是没钱!
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821元,而且全国有11个省份人均还是低于这个数字的。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更低。而2016年人均居民存款也只是刚刚过了5万元人民币。
所以,大家就可以看到,哪怕是一千多元的正品小米手机,也是中国一大半人群半个月以上的收入!那这些人群买什么品种的手机呢?当然就是更低价,仿制的了。所以,不论是马云还是雷军,光靠打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些低端低价仿制产品的市场需求的,哪怕都离开了 *** ,也会去实体低端小店,去三四线城市,去农村,为什么?因为有庞大的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因此,中央每年都要提出收入增长,经济增长,提出脱贫人口目标,就是因为,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庞大的数据背后不能掩盖的是人均收入仍然有限,而作为企业和个人,更不能因为目前媒体的发达而陷入“财富幻觉”。企业要做的是开发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占领更多的低端市场,这样假货自然没有了生存空间,我们每个人也不能因为互联网媒体时代带来的“财富幻觉”而迷惑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