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网友结合玉石与诗句,编出了与玉有关系的八大“最”诗。大家看看,哪一句是与和田玉有关系的呢?
1、最直接的一句:玉王称翡翠,含耀尚流英。-- ---郭沫若
玉王称翡翠,含耀尚流英。浓绿春心动,凝装古德馨。
瑕瑜犹易辨,人鬼实难分。透视开门子,陶然赌石灵。-- ---郭沫若
(郭沫若关于翡翠赌石的描述。关于翡翠的赌石翡翠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其内的好坏。)
2、最哲理的一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放言五首(白居易作品)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3、最唯美的一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最文化的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出自《诗经》,虽没有直接提到“玉”字,但形容男子如雕琢过的美玉一般,说明中国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将“玉”作为君子的象征。儒家文化的比德说也源自这里。建议参考汉代刘向的《说苑·杂谈》:“玉有六美,君子贵之……”
5、最智慧的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6、最廉洁的玉:尔以玉为宝,含玉的诗句我以不贪为宝。----子罕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则用一篇不足百字的文章表现出宋国正卿子罕的君子风尚。文章记述的是春秋时,有人送给子罕一块宝玉,并说:“这是经过玉工鉴定过的,绝对是宝玉,含玉的诗句我今天特意献给您。”而子罕却正气凛然地说:“此玉虽是宝,但我以不贪为宝。”遂坚辞不受。原文: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余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壁,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7、最豪情的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
唐代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里提到的“夜光杯”就是用和阗白玉雕琢而成的杯壁极薄的酒杯,这种玉在月色下可发出晶莹的光芒,与杯中的葡萄美酒相映成趣,美轮美奂,令诗人酒兴大发。
8、最蔚为大观的玉:《红楼梦》----宝玉、黛玉~~ 以及诸多诗词
这一部恢宏的巨著本身写的就是一块“玉”,曹雪芹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一块通灵宝玉。这块玉大如雀卵,可大可小,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正是玉典型的特征,把玉的形、色、质、美表现的淋漓尽致。金玉缘主人公叫贾宝玉,通灵宝玉佩在身上,莫失莫忘,不离不弃,是贾宝玉的命根子。而女主人公林黛玉,又是玉。美玉无瑕。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妙玉,又是一块玉。曹雪芹在判词中写“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玉带林中挂”倒过来念,就是林黛玉,写妙玉“可怜金玉质,终陷泥草中,”把妙玉比为金玉质。在小说中,与宝玉同辈的贾府的男人中,都是以玉字偏旁的字命名的,如贾琏、贾珍、贾环、贾瑞、贾琮、贾琉等等。小说描写贾府时说:“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其他描写玉的诗句有“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可幸下瑶台”,在“世外仙源”中有“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的句子,在“有凤来仪”中有“秀玉初诚实,堪宜待凤凰”的句子,黛玉题帕诗句--- “抛珠滚玉只偷衫,镇日无心镇日闲”的句子,题海棠诗时,黛玉说---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探春说----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消魂,宝玉说----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薛宝钗-----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史湘云----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本文由家有和田网www.jyhtlt.com收集整理,欢迎分享和田玉吧,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