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国企业的创始人,今年才29岁的CEO周伟,看起来像个30多岁的IT工程师,并不是常人想象中那种以酷和特立独行著称的年轻创业者。
2007 年,还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大三的周伟参加了中国机器人大赛并获得一等奖,随后与在大赛中认识的其他5名好友,建立了一个专门开发工业机器人的团队。当时他看到比尔·盖茨说过的一句话:“ 未来机器人就会像PC一样进入千家万户。” 因这一句话带来的愿景,他决定创业而不是像同学们那样将简历投向大公司。
8年后, 周伟成功入选福布斯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30 Under 30),
他们曾经开发过冰柱清理机器人、防爆机器人和管道清理机器人等产品。 但深入这个市场后周伟发现: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中国前景不理想。市场已经被日本、韩国、德国等国际巨头垄断,且存在几项难以逾越的天花板:中国的原材料相对落后,部分原材料又难以在国外采购;中国的工业加工精密度不够,若前往国外采购成本高且程序复杂。
最后,他们决定砍掉原来的B端业务,专注做C端消费者市场,开始研发应用体感技术的平衡车。为此,他们将公司搬到了深圳,因为这里有着成熟的供应链以及开放的创业氛围。
早期周伟的团队曾经尝试过不少机器人的研发项目但最后他们却决定将精力集中在能解决大城市交通痛点的平衡车上。也许在外界看来,这更像一种跨界,但周伟却强调,他们做了各种各样的项目,一直没有离开一个核心: 智能感知。乐行平衡车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代步工具,而是进入家庭、办公、户外等环境中的智能助手。
平衡车这一领域发展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世界上之一部电动平衡车在2001年就已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下线, 但是在过去10年,它一直更像是政治人物或科技巨头们的昂贵电动玩具,而不是能让普罗大众们趋之若鹜的新潮电子消费品。
中国的企业从2006年开始引入这一产品,但很长一段时间内, 红米手机怎么进入recovery我们最常见到这一产品的使用场景,不是类似奥运会安保人员使用的场地巡逻专用设备,就是在三亚沙滩上,掮客从租赁公司以一整天的价格租来平衡车,骑到各个五星级酒店的私家海滩上,以半小时300-500 元的价格租给游客玩耍。
平衡车引起了大众的好奇,却没有建立起产品与购买者之间的热情联系。
周伟经常对团队说,“ 我们做的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机器人”。
他认为机器人不一定是类似变形金刚那样的人形产品,而是将物联网与智能硬件相结合的一个平台结合。
这个系统里分三个部分:之一是分布式感知,第二是云端智能,第三是执行终端。
无论未来的家庭机器人终端还是智能硬件,都是通过信息联网后,满足大数据分析下的个性化需求,其中平衡车提供的就是交通与出行助手这个细分的家用机器人功能。
而在这个解决方案中最关键的就是 感知,视觉、听觉、触觉等各个维度。“我经常对团队说,我们做的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机器人,是一个移动智能硬件平台。”
解决了卖给谁的问题后, 周伟着手在产品设计上将体积大幅缩小,以放进客用电梯汽车后备箱等为标准,将平衡车的重量降至Segway的三分之一以下。同时与全球顶尖的设计团队合作,将跑车的线条和元素融入到平衡车当中,采用LED 呼吸车灯、简洁的人机交互面板等等.......
它还可以连接至后备箱的车载充电装置和固定支架等等,在人不用它代步时,只要装着遥控器或带有相关APP 的手机,它就可以变为一个机器人和智能助手,在买菜、购物时帮人提东西,跟着后面走;而且可以记忆曾经走过的线路,自动原路重复——这类似于无人驾驶的小型电动车。
从2012年,周伟和他的小伙伴们创立乐行天下;到2013年1月,公司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再到2013年秋,之一部平衡车下线。 2014年12月5日,成立仅仅2年、产品上市仅12个月便宣布完成1亿元的B轮融资。
关于投资这件事,周伟他们也是有自己的坚持。2014年年初,正打算扩大生态圈小米想在平衡车领域也分一杯羹, 小米的2名合伙人曾经5次到访,希望对乐行入股;同年9月,魅族也曾经到访,希望洽谈合作,“1000家魅族专卖店,贴牌干不干”。权衡之后,周伟都 拒绝了。
对于为何拒绝小米,周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提到“我们当时产品售价是 9980,小米之一次见面,就挑明了说:能不能卖 999?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心想:这人懂不懂硬件啊!”
周伟团队很难认同小米的低价做量、平台直销这种理念。因为乐行坚持认为,适当的价格是保证品质的必要条件。低于成本销售的结果就是迫使企业偷梁换柱,没有利润的公司,连活都活不下去,何谈创新,又怎么会有更优秀的产品研发出来?
重视研发的周伟为了践行发展智能平衡车,不仅对平衡车产品坚持不屑地打磨,研究机器人出身的他在产品智能化关键的感知技术上也下了一番苦心。
此前Segway的老板因为驾驶平衡车发生事故坠崖身亡,成为了一个可笑的悲剧,从此业界都对平衡车的安全性表示质疑。小米平衡车问世后,微博上也有“小米平衡车,年轻人的之一次骨折”的调侃。
重视安全性和智能化的周伟大力研发机器视觉技术,让平衡车拥有感知环境的能力,不仅是为了保障用户驾驶时的安全性,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让平衡车摆脱单纯的交通工具成为出行的智能助手的愿望。
其近日宣布已经研发出了“国内首款”基于TOF技术的深度摄像头。这大大超出了大众对这家公司的认知。虽然做平衡车也需要用到不少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但与做视觉识别的技术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TOF是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技术的缩写,TOF深度摄像头的原理即传感器发出红外光,传感器通过计算时间差或相位差,以产生深度信息。
视觉识别是一个需要重度基础研发的领域,包括TOF在内的实时三维建模是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等高精尖领域最核心的底层技术之一,连微软、谷歌和英特尔这样的巨头在其中耕耘不辍。
例如微软一直在开发的Kinect,从09年公布,到10年发布,再到14年推出Kinect V2,微软在这个领域也是煞费苦心。
这种技术收集视野范围内的每一点,并形成一幅代表周围环境的景深图像。传感器以每秒30帧的速度生成景深图像流,实时3D地再现周围环境。
如果你玩过pin point impression 3D针模玩具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一技术。
事实上,国内外做TOF深度摄像头方案的厂商只有十家左右,其中更具代表性的是微软推出的Kinect二代。而这方面国内团队寥寥无几,大都是基于第三方提供的方案进行二次开发,即便如此也几乎没有达到量产能力的。乐行的TOF深度摄像头产品已经开始供货,可以称为“国内独家”。
实际上乐行在三维实时建模领域投入研发已有近四年。
周伟说,早在2012年底公司成立不久就设立了预研组,并开始了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研究的方向包括深度摄像头、激光雷达以及室内定位导航算法等。目前这几种方案都在研发当中,这款TOF深度摄像头就是乐行机器人事业部的处女作。
周伟表示,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方向并不是控制,那是智能家居;而是需要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学会感知各种不同的环境,跟人交流,并且为人提供相应的服务。 感知是一切智能的前提,其根本是改变人机交互方式。
他们团队所努力的方向,是在未来研发出更多让机器能够更加容易去理解人的交互行为,以及适应各种户外、室内环境的感知技术。
“公司成立两年,一路走来,冷暖自知,我们不贪心,只想为懂我们的用户做好产品,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真正解决还没解决的痛点,这才是王道。”——周伟
参考:雷锋网、平衡车之家
在 *** E微信公众号( ID: *** ELab)中 回复关键字“ *** E”获得 *** E小助手微信号,添加小助手为好友, 你将获得以下资源:
1.如果你对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感兴趣,小助手会将你拉进对应的 *** E交流群,与该领域人士共享科技资源。
2.如果你是科技创业者,我们可以:
(1)提供项目报道,扩大科技项目的影响力;
(2)对接投资机构,帮助项目获得融资;
(3)对接科技孵化器,帮助项目快速成长;
(4)提供技术支持,增强项目核心竞争力。
3.如果你是技术专家,我们可以:
(1)对接企业需求,共同研发产品;
(2)将专家研究成果产业化。
4.如果你是投资人,我们可以:
(1)推荐优质科技项目;
(2)提供技术咨询,辅助投资决策。
*** E 前沿科技创业的驱动者
微信ID: *** ELab
扫描二维码关注 *** E微信公众号
继续阅读:智能家居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小米科技
此文由 热点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红米手机怎么进入recovery!:首页 > 科技» 一举攻克微软研究多年的技术,他还曾拒绝过小米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