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都老人雅集贺高寿桐庐画家义卖献爱心
《王如柏家藏文物档案》首发式暨唐逸·六盘水书画名家名作公益联展举行
十余万元善款捐助公益事业
程丽清贵州民族报记者赵江付萍摄影报道
六盘水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云长(右四)宣布开幕并与参展书画家合影留念
六盘水市书画院院长、名誉院长合影
六盘水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杨小天主持开幕式
王如柏老先生分享成长之路、处世之道、立身之本。
六盘水御茶园禅茶表演
本报讯10月28日,由六盘水市书画院、六盘水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六盘水市公益事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7潇洒桐庐·情暖凉都《王如柏家藏文物档案》首发式暨唐逸·六盘水书画名家名作公益联展,在盘江雅阁大酒店举行。
2017潇洒桐庐·情暖凉都《王如柏家藏文物档案》首发式暨唐逸·六盘水书画名家名作公益联展活动经过一多月的精心筹备,带着成熟的果实如约而至,活动围绕“潇洒桐庐·情暖凉都·礼敬老人·策励青年”的主题展开重阳节的相关诗句了一系列活动,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别样风采。现场的爱心认购环节也为此次活动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书画传情,爱心无价。
走进活动现场,一幅幅匠心独运、浑然天成的画作,一幅幅酣畅浑厚、雄健洒脱的书法,让观者目不暇接、拍手叫绝。正在大家凝视作品、托腮沉思之时,一首如林籁泉韵的独唱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伴着悠扬悦耳、绵延不绝的歌声和一曲儒雅却不失本真的《禅舞》,扣动了在场嘉宾的心弦,纷纷起身拍照留念。《禅舞》融合了禅学和中国传统古典舞,表演者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动静结合,给在场嘉宾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在主持人的介绍中,2017潇洒桐庐·情暖凉都《王如柏家藏文物档案》首发式暨唐逸·六盘水书画名家名作公益联展活动的两位主人公的事迹,开始如卷轴般缓缓铺开,王如柏系六盘水市著名企业家、作家、书法家和诗人,先后被选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省诗联学会和省书协理事、省作协会员。王如柏务过农、做过工、经过商、从过政、办过学、修过史、著过书。阅历丰富,道路却很坎坷。重阳节的相关诗句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放牛娃起步,脚踏实地、历经磨难踩出一条五彩人生之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画合为事而做。《王如柏家藏文物档案》从政治、文化、艺术的角度,立足六盘水当地,选用各个时期文化名人对六盘水本土诗词集的题词、书赠及作者书法作品、著作等珍贵文物档案百余件,时间跨度长、品类齐全,兼有工具书作用,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现场的嘉宾中,很多是王如柏的学生,听闻王老的《王如柏家藏文物档案》出版发行,特意送来贺语。
“从小学五年级跳级就读王老创办的六盘水经济管理职业学校,毕业后又在王老的诚信公司工作,王老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所以在老师九十寿诞之时,特作诗词敬贺,希望我以后也像王老一样,保持一颗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心。”王老的学生况从军说。
来自中国画城潇洒桐庐的浙江著名画家唐逸告诉记者,六盘水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资源富集。六盘水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各种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今天,我来到这里,感受到三百多万勤劳智慧的六盘水人的信心和热情,这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充满了时代脉搏的变化为艺术家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题材,激发了无尽的艺术创作灵感。纵观华夏,我国的书画艺术历史悠久,绘画技艺源远流长。书画艺术不仅感发人心,陶冶情操,而且对于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的素质居功甚伟。此次本地的王如柏老师、樊武老师、傅亚频老师等携力作参展,他们的书法作品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不仅有巨大的艺术价值,而且非常接地气,这是我多年难以看到的高水平展览,这么多大咖作品共聚一堂,见教大方,我本人也是受教颇多,倍感兴奋。”唐逸说。
当天是传统的重阳节,也是法定的老人节,中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从孝文化形式衍生出来的感恩也成为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基本表述。此次2017潇洒桐庐·情暖凉都《王如柏家藏文物档案》首发式暨唐逸·六盘水书画名家名作公益联展一共收到10余万元爱心认购善款。唐先生表示,所有善款,与六盘水市公益事业联合会达成一致意见,全部捐给教育和老龄事业。他同时表示,本次活动,展示书画爱好者对艺术真善美和生活真善美的无二追求,体现艺术精英对传统孝文化的融合,让传统孝文化在六盘水地区结出硕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六盘水市文艺繁荣与公益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刘加飞
值班主任:普兆萍
值班总编:杨小天